你别管,就挺好
我的娘家和婆家一个在县城的东南方向,一个在西南,相隔50公里。从娘家到婆家通了省道,畅通的话开车也要小一个小时。
年前短暂地回了一趟老家。因为邻近除夕,从婆家回娘家时一看导航,省道多处拥堵。于是我们决定走另外一条县道。这条道窄很多,穿过多个乡镇,以前省道没通的时候我们经常走。
省道通了之后,原本连接各个乡镇之间的县道显得破败了不少。穿过的每一个乡镇,看起来都毫无二致:一样的房屋,一样的小店,一样的春节集市。不看地图我完全不知道到哪儿了。
然而到了南集镇,我突然就认识了:三姑家就在南集,小时候我经常骑车去她家,以至于这些年还时不时地梦见去她家的这条路。小白开着车,我就跟他讲我小时候的事。
那时候大约是我小学二三年级,爸妈出门打工,年过七十的奶奶在家照顾我和妹妹。那时候家里穷,什么都没有,奶奶最常给我们做的饭就是玉米糊糊和“烫粥”。
玉米糊糊就是用玉米面煮出来的比较浓稠的、类似果冻的糊糊。奶奶有时候往糊糊面加点油和盐,吃起来就格外香了。那时候实在是没什么好玩的事可做,吃玉米糊糊的时候就不用筷子,也不用勺子,而是将大海碗倾斜着,用嘴巴轻轻地吸,一块一块地掉落口中。这样一点点滑下来的玉米糊,完全不粘碗。吃完一大碗,碗干干净净的,洗都不用洗。
至于“烫粥”,现在那就更少见了:前一天吃剩的白米粥不舍得倒掉,第二天早上从地里割一把韭菜,油盐快炒一下,将剩下的白粥倒进去搅拌,就变成了半锅“咸粥”。比白粥又好吃了很多。
大概因为小时候烫粥吃多了,到现在我也喜欢做各种什锦粥:排骨粥、皮蛋粥、海鲜粥、鸡汤粥,或者单纯的菜粥。那天下午到了娘家,一看我妈厨房里摆着十多种剩菜,还打算为晚上做新菜,我赶紧阻止了她:让我先来清理掉一些存货吧。
于是我拿出自己提前网购的大砂锅,倒入中午吃剩的一大碗鸡汤,前一天剩下的一碗排骨汤和半碗米饭,早上吃剩的一碗白米粥。再加入中午剩下的一些炒蔬菜,什么胡萝卜、炖豆角啥的。看到灶台还有一个去了皮的红薯,剁吧剁吧剁成了丁,再放入一把熟花生米,正好满满一大锅。开火,大火烧开,一边搅拌防粘锅,一边调小火继续煮,让各种食物充分融合。
没多会儿,一锅咸香的砂锅粥就上桌了:有肉有菜,热气腾腾的。底下放着同样网购的陶炉,炉子里烧着红红的炭火,不仅保温,还能让砂锅里的粥一直保持“咕嘟”状态。原本说不吃晚饭减肥的我妹跟我每人喝了两三碗。我弟、我妈原本都说中午吃多了没消化,也都马上化为战斗主力。只有我那新过门的弟媳嫌粥外表奇怪按兵不动(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她是全家最苗条的),没多会儿,一大锅粥一扫而空。
继续说回小时候的故事。
奶奶带着两个小孩子在家也无聊,有时到了周末,她想看看女儿,我就骑车带她去南集的三姑家。那时候家里只有一辆二八自行车,比我个头还要高,我根本没可能够着车座。
那车大约长下面这样:
图片来自网络,侵删
于是我就扶着车子,略略左倾,让70多岁、个头大约1米55的奶奶先坐到后座上。然后我再推着车快速向前,左脚踩左边脚踏,右脚快速蹬地。速度上来了,瞅准时机,右脚赶紧抬高,穿过自行车横杠底下,将右脚伸到车右边脚踏。就这样整个人歪歪扭扭的,“掏”着横杠,驼着奶奶,骑上大约20里,才能到三姑家。那时候最怕路上碰到什么情况需要下车,重新“发动”太吃力了。
到三姑家吃一顿午饭,就得赶紧往回了,不然天黑了麻烦——妹妹还寄放在邻居家呢。记得有一回,回程骑到半途实在没力气了,就只能下来推车。奶奶心疼我,原本也要下来走的,但是她是小脚,走不快。没办法,我又让她坐回后座,推着她向前。这样一来,天就慢慢黑了。有一次大约是冬天,特别冷,走着走着天黑了。好死不死我看到不远处有一团团的鬼火,想起那些恐怖传说,吓坏了,又不敢跟奶奶说,只能马上骑上车,疯狂踩踏。
我和小白紧着聊,还没到我妈家。我俩在一起20多年了,对彼此摇篮里的事都清楚,唯独没讲过这一段。走过一个又一个路口,“是这儿右转吧?”“好像不是”。过一会儿,“是这儿右转吧?”“还不是”。
是啊,怎么那么远啊,开车都开了20分钟了还没到,就现在让我骑车也觉得挺吃力的。
“小时候咱们真可以啊,啥都敢干”。小白说。
可不嘛,现在谁会让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在乡下骑车20里,谁敢让一个孩子载着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太那么远。
那时候大人也完全不担心。爸妈不在家,我带奶奶去姑姑家。即使爸妈在家,我也没被限制过。三姑在我家南边的乡镇,而外婆家则在我家北边的镇子,离我家也有小20里地。周末闲着没事想去外婆家,没有大人陪,我就和村里另一位小男孩结伴同行——当然,还是骑的那辆二八自行车。他外婆家我和外婆家是一个村的,他比我大一岁,我们是同学。
历史总是重复,悲剧尤其如此。有一次在回程的路上,我这个小胖墩又没力气了,只能再次下车推着。那个小男孩没办法了,不知从哪找来一根绳子,系在他车尾和我车头上。他在前面蹬,我在后面就那样被他拖着。有力气就踩两下,没力气负责扶稳车子就好。就这样,我们也能赶在天黑之前回到各自的家里。
我讲这些匪夷所思的往事给小白听,原以为他会露出对女匪的崇拜之情,没想到他非常淡定地说,他小时候也这样,也有过跟小伙伴结伴去外婆家,也有过“拖车”经验。
唉,嫁给来自同一个地方的男人真是无趣。
又跑偏了,继续拉回,说说怎么想起来写这篇文章的。
我们总抱怨现在的孩子这也不行,那也不敢,不够独立、不够果断、不够勇敢。
但问题在孩子身上吗?好像真不一定。
我们既没给他们尝试的机会——“爸爸接送你上下学”,
又对他们没什么信心——“万一走丢了怎么办”?,
又不允许他们犯错——“怎么公交车都能坐错站?”,
我们怎能期待他们什么都会?
虽然不知道当年我的父母对我哪来的信心,但没有他们各种不放心,没有他们的干涉,没有他们时不时的出手相助,我也顺利survive了,也长得挺好的。
因此我对我娃也是同样的策略:相信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相信她能做出符合她当前年纪的决定,相信她可以解决自己的大部分问题。如果她提出需要帮助,我会帮她。但除此之外,不主动干涉,也不主动offer help.
我们总是对自己有着异乎寻常的信心,相信自己的经验,相信自己的判断,相信自己的能力。但同时,我们对别人尤其是孩子又特别缺少信心,觉得他们会犯错,觉得他们没办法独立处理好一件事,觉得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。但不管你是出于怎样的善意,又怎知这种“干涉”不是一种自大呢?别人没求助的时候,能不能控制自己不要主动给建议?
比如说,一对成年夫妻因为感情不和,经过长时间的争吵、挣扎,终于离婚了。但周围的亲友不接受这个结果,借着过年,抓住他们见面的机会,非要劝说他们复合,完全无视一方甚至双方的意愿。当一方坚定地表示拒绝之后,亲友还是不同意:今天你俩要是不复合,就别打算回去!当事人忍无可忍,说自己的事情自己会处理,亲友自尊心被伤害了,继而大怒:“这孩子怎么这么不识好歹?我们这不是盼着你好?我们过来人没你明白吗?”
不,是你们没明白,不明白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课题。他人的人生没有你的干涉,不会崩塌。每个人都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事,对自己负责。你的出手相“助”,可能是出手相“阻”。
Have some faith in people, and
Mind your own business.